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至伟大的诗人的一生。你可以完全没有读过艾略特的诗,不影响你读这本书。它可以让你充分领略这位20世纪*伟大的诗人为何伟大。但这远远不够重要,不构成值得你花时间看这本书的理由。它可以让你知道人可以有的灵魂的深度,一个现代人可以离不朽多近,一个现代人可以对灵魂探索得多深。
内容简介
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比起成为诗人更想成为圣徒的人;却因为无法成圣,而成了伟大的诗人。
他拥有双面的人生:公众面前,他是众人追捧的焦点;私下里,他是讳莫如深的隐士,他的离群索居在闹市与盛誉中愈加难以捉摸。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诗人,有探究并定义这种生活的需求,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他的生活。
本书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的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林德尔·戈登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
作者简介
林德尔·戈登Lyndall Gordon
1941年生于南非开普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以罗德学者身份前往牛津大学,现为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资深研究员。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文学博士。
目 录
第一章 少年楷模 3
第二章 新英格兰学生 25
第三章 哲学之外 55
第四章 试炼 99
第五章 可怕!可怕啊! 151
第六章 皈依 195
第七章 贝雅特丽齐出场 235
第八章 罪的奥秘 287
第九章 复仇女神上场 317
第十章 完美人生 343
第十一章 静默的圣女 399
第十二章 盛名与友谊 445
第十三章 先知的使命 483
第十四章 爱:陌生的名字 509
附录一 艾略特关于神秘主义的阅读(1908―1914) 553
附录二 《荒原》断章日期的确定 557
附录三 关于《荒原》(1922)与《尤利西斯》(1922)的札记 563
附录四 《蓓尔嘉德》速写诗与《大教堂谋杀案》(1934―1935) 567
附录五 《家庭团聚》成稿始末 571
致谢 575
传记参考文献来源 581
索引 605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少年楷模
[1]1888年9月26日,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出生在密苏里的圣路易斯,父母分别是圣路易斯的商人和新英格兰的中学教师。三十八年后,他在英格兰一个小村子里受洗,加入英国国教教会。但面对着一颗与外在几无相关、常年隐于语言建构的表壳下的动荡心灵,这些事实对我们了解他似乎毫无帮助。在为艾略特画的肖像里,温德姆·刘易斯将他的脸画得像张面具,唯有这样,才可能在这张不苟言笑的面容上突显那微阖、内省的双眼,在深色西装滞重的线条下勾勒出他肩部骨肉的轮廓。而据弗吉尼亚·伍尔夫描述,在艾略特苍白凝重、斧凿刀刻般的脸上,一双淡褐色眼睛活泼得出奇。
仰慕他的人津津乐道于这面具人格,诋毁他的却要揭开面具,只为搜寻底下的缺陷:他们都没有看到的是,对于这个惯走极端的人,德行与过错几乎不分彼此。这个忠于“我们心中的自我”的青年在1925年还默默无闻时就下定了不为自己立传的决心。他恳求身边亲密的人保持缄默,也将许多信件封存至下个世纪。但与此同时,他也构想着自己的传记,在接连的诗作里浓墨重彩地刻画一个将自己的人生看作灵魂求索的形象,全然不顾与宗教格格不入的时代基调,不顾来自女人、朋友与其他职业令他分心的召唤。他曾提到一个努力向自我解释“一系列事件在信仰里最终达成”的人,在一封1930年的信中[2]也写到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即尝试探索灵魂自传(spiritual autobiography)这一在二十世纪已经失传的文体。
艾略特希望成为“通过强烈的个人经验传达普遍真理的那一类诗人”。在一定程度上,他的作品的确保留了个人经历的“一切特殊性”,尽管要从作品回顾他的生活就只能借由想象的再创造,或《荒原》手稿中弃用的残篇,或最具自白性的剧作《家庭团聚》的十个创作阶段。这个过程的主要困难,在于洞察诗人生活与作品间的联系,以使他主要作品的伟大之处得到彰显,因为这些作品同时也是诗人生活里最重要的现实。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脑海里描绘出一个对不朽充满渴望的人,并重构他借以通向不朽的谋略。在这非凡的谋略里,献身出于自愿,疑虑常获指引,专注又矢志不移;那一以贯之的纯粹轨迹于是浮现于我们面前——在这纯粹背后,则是几段因此而破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