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爱好者与专业学者之间有了桥梁!
历时两年做完《加古里子自然大图鉴》之后,在我眼里这世界上只有两种科普书了,加古里子,以及其他。呕心沥血这种词简直都不足以形容,反正每一页都是编辑和美编吐的血。
面对国内童书出版的乱状,每个编辑如同洪流中的一片树叶。过去7年做过不少科普书,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全书,探索频道,十万个为什么,小诺贝尔。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市场大热的公版和引进书,在做书的过程中,编辑们都如履薄冰。我们的推广人,很少有科学家,甚至有科普书找科幻作家做推荐。因为在中国,童书出版和自然研究,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子,而自然研究的每个领域又自成一片天地。想要找到不同领域的能人异士,需要一块好的敲门砖,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
但面对加古里子在74岁高龄集中创作的这么一套宏大而又细致的科学图画书,一个编辑的力量何其微薄。我过往有生物学知识背景的优越感在这套书面前烟消云散,变得像许多少儿科普编辑一样,除了能保证字不错,什么也不敢保证。于是,从微博上的能人出发,再去曾经的母校找继续留在生物学领域的同学,以及德高望重的老师们,还有寻求自然爱好者的推荐和帮助。
在这里,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感谢果壳的“瘦驼”老师,虽然他没有时间审稿,但推荐了非常专业的昆虫学者张巍巍老师和植物分类学家刘冰老师。两位老师是我*开始接触到的科学家,非常感谢他们发现的问题,让我意识到这套书每一册都必须由专业学者审订。感谢深圳全民阅读推广人米菲,作为骨灰级的自然爱好者,她帮我联系了厦门大学生物学教授李振基老师,中国科学院昆虫动物研究所哺乳动物专家何锴老师。李老师在前不久正在筹办第三届自然教育论坛,百忙之中为我们审读《你知道狸藻吗》,还提供了食虫植物的珍贵照片。何锴老师人在日本,也还是抽出时间来审订哺乳动物相关的内容。感谢《黄河鱼类志》编辑人李振勤老师,他为我推荐了中科院广东濒危动物研究所的鱼类专家陈熙老师,协助审订了《跳舞鱼的N个为什么》。接触到这些专业的自然学者,我不断感受到他们对于学术的极致追求,也不断感受到加古里子这套书的强大气场和能量。我是无名之辈,而他们每个人又都因为身负科研任务而非常忙碌。相信是书稿本身,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愿意做这样一件挺费劲而又报酬微薄的事。
一套每册32页的科学绘本,在小朋友来看,轻轻松松就可以读完故事,在编辑来看,知识的横向和纵向延展的疆域无比宽广,在专业性上简直深不可测,在专家们来看,却是感到讶异,没想到这样一本小书竟然含有这么多知识,并且还讲述得非常有趣,有些观点还比较个性化。
科学知识每时每刻都在更新换代,当我们的学者提出书中部分内容略有些过时,并修订成为*的动态时,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也有像加古里子一样厉害的科学家,他们在专业性上丝毫不逊于日本的科学家。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够为孩子们多多出版如此伟大的图画书作品。
“我反复阅读了,非常喜爱这套书。”米菲这样说。我*喜欢跟米菲聊图书内容,因为大家会因为很小的知识点而产生共鸣,一起兴奋感叹。比如,加古里子先生竟然能把许多会飞行的昆虫、鸟类、飞行器的翼展和自身重量做了对比之后,画出了一条非常了不起的等比线;他还通过几十年的观察,画出了富士山上多姿多彩、形状各异的山帽云,然后总结了出现每种山帽云之后的天气情况。如果不是对自然爱得深沉,怎么会有如此的耐心。每本书都是几十年的心血积淀,从这里就可见一斑。
加古里子20岁时因为战乱失去了家,通过了解丁伯根先生从动物行为学方向对刺鱼的生态的研究,加古里子把自己从幻想中拉回现实。生物全力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努力留下自己的后代,为生命的传承而努力。比如三刺鱼这样看起来无用的小鱼,短暂的一生却表现出无比的顽强,为什么要跳舞,为什么要抢占地盘,为什么要筑巢,为什么要回到海洋生活,为什么要煽动鱼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类。无论是哪个话题,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给孩子看到的是知识,给大人看到的是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是有关生活的精神支撑。加古里子先生通过对自然的深入研究疗愈了自己,而我们也可以努力。
把电闪雷鸣比喻成天地间的一部大戏,试着去追踪台风和龙卷风,每个故事都那么吸引人,而加古里子在讲故事的同时,又把丰富的动植物、气象学知识融合进去,并且在他珍贵的手绘图稿中,运用了大量的统计学技巧。加古里子先生真的是博物学家和归纳天才!如果想让你的孩子通过学习大自然的奥妙,从得到坚不可摧的精神,从而走上专注幸福的深入探究之路,这套书是非常好的选择。它是编辑能够与自然研究专业领域产生联结的纽带,也是能让孩子从科学迷变成科学家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