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宇澄 力荐!丨蔡崇达、张玮玮 联袂推荐!
城市变迁,运命无常,青春的记忆,市井的暖色与喧哗……在作者笔下,一切都有温度和烈度,令人动容。——金宇澄
朴素平实的表达,背后是长久温暖的注视。善解方程的路老师,一样善解人意。——蔡崇达
物理老师的世界里不仅是浩瀚宇宙,也同样牵挂着人间烟火。理性与诗意相互托付,我愿也坐在路明老师的课堂上。——张玮玮
《名字和名字刻在一起》描述记忆里依稀烙印深刻的青春,隐藏在斑斓日光之下的都市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在生命之上对生死的揣摩和思考。
作者路明是一个心思敏感的纯理工男,身为大学物理老师的他并没有单面宇宙、力学和方程式,他内心的宇宙包容着对生命万物的细细咂摸和品读,平凡烟火里的动人韵致在他的笔下朴实动人。
世上*神秘也*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生活。在路明的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像宇宙一样奥秘深邃的生活。
内容推荐
韩寒监制 【ONE·一个】APP人气高赞作者 路明 首部作品集
【ONE·一个】APP 三周年重点推荐品
方程式下的烟火人间:
相爱的万有引力,岁月的熵增原理
#所有的相遇和离别,不过是瞬间的波涛#
我不知道,
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个粒子轰击了另一个粒子,
一个波经过了另一个波,
抑或是一个量子态纠缠着另一个量子态?
在操场奔跑的岁月、坐在后排的兄弟、念念不忘的姑娘、说不出口的告白、面目全非的道路、极力挽救的时代风度、脱不开的死亡命运……
路明将目光悬在时空上方,看着这人事变迁,在物理世界里宇宙的无限奥秘让人着迷,生活是宇宙的一部分,这里同样有着让他着迷感念的五味纷呈。
少年的成长、城市的变迁、命运的无常,在一个大学物理老师的笔下被百般咂摸品味,延展向更广域的沉思。
《奔跑的时光》里,一个在跑道上用拙劣的演技去换得掌声的少年,因为一个女孩的诚实与包容,他蜕变成了一个爱上跑步的人,但是曾经因为侥幸虚荣没跑完的五千米永远都不能跑完了……
《女神》里,那些在社会边缘讨生活的人群体,她们的背后都有着怎样的遭遇,而她们为了生活而从事的行业是不是应该遭到不一样的对待,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是不是能够脱离出职业被更加立体地看待……
《一座城的烟火》里,从上海的老弄堂、石库门,烟火小城到灯火璀璨的大上海,这个城市一刻也闲不下来,这是一个城市的呼吸节奏,不能停,浮光掠影中前尘旧梦早已渐行渐远,而市井里悲喜交集的人生永不落幕……
《与君生离别》则是一番生死思考,人是要死的,有时它来得迅疾,有时它来得缓慢,结局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写好,所有的“下一次”都是一场未知的挑战,命运总会安排一场接一场的离别……
作者简介
路明
物理学博士,大学教师,健身教练,资深背包客。
自幼习作,文章发表于黑板报、《少年文艺》、《收获》、Applied Physics Letters、「ONE· 一个」App等。
文质朴素,行者无疆。
目录
序 一起走过的日子
Part 1 每个少年心里都住着一头狮子
奔跑的日子
坐在后排的兄弟
金刚
差生
练练风尘
女神
Part 2 那该死的浪漫
关于浪漫
青梅竹马
名字和名字刻在一起
睡不着
情书
醉酒
敏敏和阿柴
双十年
Part 3 一座城的烟火
弄堂
弄堂上空的鹰
曹安路
一根教鞭
老男人
一座城的烟火
外婆
Part 4 谢谢你走过我的生命
守恒率
有一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与君生离别
许先生
再见,总有一天
后记 每一个星星照亮的原野——致星野小朋友
这个秋天的名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序:一起走过的日子
刚记事的时候,爹决定让我背点东西,锻炼记忆力。
他问我:“背π还是背诗?”
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派”,什么是诗。歪着头假装想了想,说:“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爹念一句,我跟着念一句。这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
我摇头晃脑地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背“春眠不觉晓”,背“蟑螂吃水清兮”,后来才知道那是“沧浪之水清兮”。如今我常常想不起昨天刚看的论文,《木兰辞》倒是张口就来。大概是内存被占用太多,又舍不得清理。
爹是中学语文老师,有一房间的书。娘说,爹是镇上第一个拥有书房的人。娘还说,爹是个穷教师,脾气也不好,可她就看中爹一点——爱读书。每个月工资一到手,爹就拉着娘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一趟就花去大半。换了别家的媳妇该跳脚了,可娘说,爹挑书的样子最迷人。
我常溜进爹的书房乱翻。这一排是文艺理论,那一排是古典诗词,有一个柜子里都是些外国名字,从尼采、昆德拉到杜拉斯、阿赫玛托娃。我最喜欢书桌边上那一箱古典章回体小说,《隋唐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水浒传》……一本接一本读下去。“林冲风雪山神庙”那段,我独忘不了林教头“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有一回家里吃白切牛肉,我偷偷藏了一块,半夜在被窝里偷偷地啃,一边遥想林教头的风姿,不觉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人赃俱获,收获一顿
暴打。还有一次,我找出本贾平凹的《废都》,翻了几页吓一大跳。
心想不好了,爹居然看这么流氓的书,要不要去告诉娘?
四年级时跟爹娘去北京玩,我吵着闹着非得带上一本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老师说了,这是名著。我在候车室看书,在火车上看书,跟天安门合影时还在看书,恨不得对周围每个人嚷嚷:“快看呐,这儿有位红领巾在读名著!”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装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最后我放弃了,实在读不下去。许多年后读到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才明白不是江郎才尽,而是另有苦衷。
初中部的图书馆只对教师开放,我用爹的名义去借书,然后上课偷偷看。教数学的老孙头气急败坏地找到我爹:“看看你儿子,一节课被我没收了三本。”爹安慰了一番老孙头,回家把书扔给我:“臭小子,品位还不错。”那次借的有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九三年》。隔了几天,爹铁青着脸回家,二话不说,解下皮带就抽。我一边嚎一边想,不该去借那本《金瓶梅》啊。
初二那年,我喜欢隔壁班的花花。花花作文写得好,每回她的文章都被贴在橱窗里当范文。出于一种小孩子好笑的“相爱相杀”的心态,我发誓要写过花花,让她注意到我的存在。于是我刻苦钻研《初中生作文选》,没用;钻研《高中生作文选》,没用;接着是《少年文艺》《故事会》《萌芽》……还是没用。绝望之际,我找到了一本《文化苦旅》。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我的作文脱胎换骨——平均每千字要惆怅四次,掩卷沉思三次,潸然泪下两次,问苍茫大地一次。老师们都惊叹了,这个傻头傻脑的男生,原来是如此一副忧国忧民的心肠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
|
|
相似商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