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内容简介 不可言喻的心念,是最深沉的黑洞
真實的鬼怪宿於人心之中……
詭異迷離與陰柔耽美交融
妖嬈又悲憫的太宰式怪談
《葉櫻與魔笛》收錄二十篇太宰治幽微耽美的短篇,風格有別於他的頹廢「私小說」,充滿迷離、詭譎的氛圍,但字裡行間時不時仍會流露出太宰式的諷刺和幽默。在太宰的心靈深處,妖怪志異一類的文體,保存著日本古典文學的傳統。他早期在《蜃氣樓》發表的短篇作品〈怪談〉,頗為自豪地向讀者宣稱:
「我從小就喜歡怪談。從形形色色的人們口中聽聞各式各樣的怪談。從琳瑯滿目的書籍得知千奇百怪的怪談。說我記得一千則怪談也不誇張,像這樣既神祕,同時又讓人感到嚴肅的話題,除了怪談以外,恐怕在這世上也是絕無僅有。當青色蚊帳外浮現灰色的女子幻影時,或是昏暗的行燈陰影處,一位骨瘦如柴的按摩師弓著背突然咚的一聲坐在那裡時,我藉由這些神祕體驗察覺到神明的存在。」
而這些如夢似幻,似真似假的故事,仍然有著太宰式的細膩與幽寂,其中庶民怪談的靈異奇想,蘊藏著深刻的人生體悟,而其纖細敏銳的視角,更善於描寫女人幽微的心理。他認為:「女性幽靈是日本文學的調味料。是植物性的。」
不論是〈葉櫻與魔笛〉裡相依為命的姊妹,互相愛護和嫉妒的那種暗潮洶湧的心思、<哀蚊>描述著昏暗房間的蚊帳上隱約浮現鬼魂的模樣,那種哀怨神祕的氛圍、<玩具>那個回溯童年記憶的仿若真實的情境、<剪舌麻雀>那種被體制壓迫而無法發聲的弱勢角色、<皮膚與心>自卑卻又對於美醜的價值觀如此纖細敏銳的設計師之妻、<鏗鏗鏘鏘>裡二十六歲的懦弱男子以提問的書信形式討論人生的虛妄性……這些作品深切剖析生而為人的虛無,讀者或許也可以藉由太宰這些怪談的神祕體驗而「察覺到神明的存在」。
「事實往往比小說更為離奇。但是,世上還是會有無人看見的事實存在。
有股衝動想把那樣的事實寫出來,才是身為一個作者存在的價值。」──太宰治
日本文豪太宰治 詭譎幽微的文學世界
【哀蚊】
到秋天還倖存的蚊子稱作哀蚊,那是不需要再點蚊香了,因為實在很可憐。
【葉櫻與魔笛】
在無法言喻的恐怖之下,姊妹倆緊緊地抱在一起,動也不敢動,就在庭院葉櫻林深處傳來不可思議的進行曲。
【懸崖的錯覺】
我談戀愛了。而且是遲來的初戀。沒想到我惡作劇在稿紙上擬好的小說題目,如今竟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出現在我的眼前。
【磷光】
我,在這世間活著。但僅僅只是一小部分的「我」而已。大部分的「我」,肯定是活在一個其他人完全不知道的地方。
【玩具】
我安靜地看著死人的臉。人死的時候,皺紋遽然冒出來,還會動,不停地動……
【怪談】
我臉色變得蒼白,心懷恐懼地窺看著那個小水窪。水窪上映著蔚藍的天空,呈現無限深邃的暗藍色……裡頭也許住著某個妖怪。
目次
譯序 碰到棉花也會受傷的脆弱靈魂──我所知道的太宰治
哀蚊
葉櫻與魔笛
皮膚與心
懸崖的錯覺
雌性雜談
鏗鏗鏘鏘
等待
女人訓戒
磷光
聖誕快樂
女尼
玩具
怪談
魚服記
清貧譚
竹青
剪舌麻雀
人魚之海
古典龍頭蛇尾
一個承諾
譯序
碰到棉花也會受傷的脆弱靈魂──我所知道的太宰治
文/銀色快手
「這世上沒有什麼不可思議之事。」
「真實的鬼怪宿於人心之中。」
要不是兩年前的台北電影節放映了《妖怪文豪怪談──葉櫻與魔笛》,恐怕很少人知道原來太宰治也寫過「怪談」一類的作品。這都得歸功於鬼才導演塚本晉也的掌鏡功力,將原著詭異的文字氛圍忠實地呈現在銀幕上。片中相依為命的姊妹,糾結著愛與嫉妒,成就了一段悲涼淒美的故事。面臨著死期將近的少女,內心有著難以言喻的恐懼和惶惑,死亡像惡夢中伸出的鬼手,這才發覺,死亡如此具體,生命的意志卻是如此薄弱,如風中的殘燭,瞬息火光消滅,什麼也不留下。
太宰治是以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些撲朔迷離、瑰麗絢爛的妖異短篇呢?每每在我字斟句酌地揣摩作者的用心良苦,企圖挖掘在諸多故事中蘊藏更深刻的寓意時,總會在腦海中浮現他單手托腮憂鬱的側臉,彷彿苦惱和絕望的暗影從不曾離開似的。寒夜裡不絕如縷的寂寞襲來,他卻要滲著汗水,在原稿紙上一行字接著一行字,塗了又寫,寫了又擦去,寫出那些娓娓道來的故事。
「我從小就喜歡怪談。從形形色色的人們口中聽聞各式各樣的怪談。從琳瑯滿目的書籍得知千奇百怪的怪談。說我記得一千則怪談也不誇張,像這樣既神祕,同時又讓人感到嚴肅的話題,除了怪談以外,恐怕在這世上也是絕無僅有。當青色蚊帳外浮現灰色的女子幻影時,或是昏暗的行燈陰影處,一位骨瘦如柴的按摩師弓著背突然咚的一聲坐在那裡時,我藉由這些神祕體驗察覺到神明的存在。」──〈怪談〉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他與縣立青森中學的文學同好共同發行的同人誌《蜃氣樓》發表了他早期的短篇作品〈怪談〉。他似乎頗為自豪地,向讀者宣稱他「記得一千則怪談」並藉由神祕的體驗「察覺到神明的存在」。中學時期的他,最景仰的兩位作家,分別是大正時期的芥川龍之介和泉鏡花,剛好這兩位作家的文風深受英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對於羅曼史、哥德小說、吸血鬼奇談、有關鬼屋古堡繪聲繪影的傳說興致濃厚,大量蒐羅相關的讀物,對於怪談異聞的嗜讀樂此不疲。想來,年輕的津島修治(太宰的本名)也曾有相似的閱讀經驗吧。他在<古典龍頭蛇尾>如此寫道:
「妖怪是日本古典文學的精髓。狐狸娶親。狸的腹鼓。只有這種傳統,至今依然大放異采。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老舊過時。女性幽靈是日本文學的調味料。是植物性的。」
從這段文字當中,可以得知,在太宰的心靈深處,妖怪志異一類的文體,保存著日本古典文學的傳統,但最後一句則令人費解,為何女性幽靈是日本文學的調味料呢?而且還是植物性的?在翻譯的時候,我一直猶豫著要不要進行解釋,但其實這段話正是解讀本書的重要關鍵。
怎麼說呢?日本江戶時代盛傳有四大幽靈,分別是《四谷怪談》的醜女阿岩、《真景累之淵》輪迴復仇的阿累、《番町皿屋敷》因打破貴重的花瓶受責罰最後投井自殺的阿菊,以及翻案自中國筆記小說中的豔鬼《牡丹燈籠》的阿露。這些女性幽靈的角色可說是一直依附在父權社會的陰影底下,為那些飽受折磨無法喊冤的老百姓發聲,也因此她們的故事透過口耳相傳,受到了普羅大眾的歡迎,甚至滲透進入文學作品和戲曲,改編成說書的段子像是「落語」,或改編成「狂言」、「歌舞伎」的劇本。
而太宰所強調的植物性,正是這種攀緣蔓生的女性書寫,相對於「桃太郎物語」這種陽剛氣味濃郁,夾帶著侵略思想的父權意識,太宰更想寫的反而是<剪舌麻雀>這種被體制壓迫而無法發聲的弱勢角色,或是<皮膚與心>對於美醜的價值觀如此纖細敏銳的體悟。他手裡握著的這枝筆是武器,文學是他對抗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手段,而他真正目的是為了要復仇。向那些以為能夠統御一切,掌控一切的父權體制,大聲地說不!
為什麼他硬是要和主流思潮唱反調?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生來就具備著反骨的精神,而是在戰爭中他清楚地意識到這種殘酷無道的行為本質就是瘋狂,去別的國家的領土上燒殺擄掠,也給自己的土地帶來了戰災、貧窮和禍害,這豈不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嗎?人們為何要給自己愚蠢的行為冠上正義的假面呢?這是秉性正直的他所不能容許的事,但在社會瀰漫的偽善風氣下,有些話不說不痛快,又不能公開挑明地講,只好把誠實的話藏在故事之中,讓看得懂的人理解他內心的憤懣不平,壓抑和委屈。
許多人在戰爭中喪生,為何太宰治卻選擇在戰後,好不容易重獲和平的這個時候急於赴死呢?這也是很多人想不透的謎。反對世俗的作家在死亡已經習以為常的時代,卻親自選擇殉死作為他最終的道路,難道真像是日本的櫻花一樣,總要在開得最美最燦爛的時候,乍然凋零化作浪漫的春泥。
在<鏗鏗鏘鏘>這部短篇作品中,主角是一名二十六歲的懦弱男子以提問的書信形式討論人生的虛妄性。人的一生,終歸一句,不外乎生老病死。而太宰用《馬太福音》的一段經文來回答這個問題。「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懼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確實,這部作品傳神地表達了戰後日本人的心情,當所有信靠的價值都已崩毀,籠罩著對什麼都失去意義的虛無主義。在這種情況下,處處不合時宜的太宰治反而成為這個紛亂瘋狂時代的最佳代言人。
我尤其喜歡<哀蚊>描述著昏暗房間的蚊帳上隱約浮現鬼魂的模樣,那種哀怨神祕的氛圍,深刻表露出幼年的太宰對於撫養他的祖母的孺慕之情。喜歡<玩具>那個回溯童年記憶的仿若真實的情境,好像透過回憶的觀景窗就能重回到自己內心憧憬的純真與美好,沒有成人世界的虛假,不需要裝模作樣。這篇故事又延續著<哀蚊>的畫面,詳細地寫著祖母之死:
「和祖母並排躺在榻榻米上,我安靜地看著死人的臉。祖母年邁且白淨的臉上,從額頭的兩端皺起了小小的波紋,這些皮膚的波紋很快地擴散至整張臉,看著看著祖母的臉布滿了皺紋。人死的時候,皺紋遽然冒出來,還會動。不停地動。皺紋的生命。就是這樣的文章。」
聽說,當一個人瀕死的時候,一生中所有的畫面都會在眼前快速掠過。沒錯,生老病死,都在這個小小的<玩具〉裡發生了,記憶中的不捨與執念,是如此的纏綿,伴隨著太宰的一生。他看似戲謔,玩世不恭的處世態度,背地裡恐怕隱藏著更多是對生命的恍惚不安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如果一個人真的厭世,什麼都不想留下的話,為何在生命即將倒數計時的時候,拼命寫出大量的作品留給後世呢?我想他在<竹青>裡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與其做個棄世絕俗的隱者,不如默默地過著安於貧困的生活,縱使無人理解,也甘於隱遁於塵俗之中,因為他內心的桃花源不在遠處,也不在近處,他所崇尚的是反璞歸真的本來面目。
為了生活,他曾以「黑木舜平」的筆名寫了心理懸疑小說<懸崖的錯覺>,太宰深以為恥,個人反倒認為這篇小說寫得極好,表現出作家內心的矛盾與痛苦。他寫出來的東西不是為消費大眾而服務,不是為了名聲和金錢,也不是為了愛慕虛榮,而是純粹為了自我辯解而寫。為了要告訴世人,我不是你們想像的那個油腔滑調、虛浮浪蕩的形象,我也是有尊嚴的,也希望成為一個值得讓人崇敬的好人,然而這個時代窒悶的空氣,已經把我壓得快喘不過氣來,如果還寫不出好東西來,那麼我寧可去死。這種拼命的意志,才是太宰寫作小說的原動力。
不光是只有在戰後的那個虛無年代,太宰誕生百年之後,他的文學依然受到年輕人的熱愛,無論《文學少女》或《青澀文學》都紛紛引介太宰的作品給廣大的讀者群。那是因為他的文字和故事裡,包容著每一個容易受傷的脆弱靈魂,那樣不被理解又渴望自由的個人,在集體社會的巨大陰影下,總會掙脫意識的枷鎖,走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摘文
哀蚊
我曾見過怪異的幽靈。
那是,在我剛上小學不久的事。你一定以為我當時所見如同幻燈一般模糊不清。不,可是……那宛如投影在青色蚊帳表面如幻燈般迷濛的記憶,說也奇妙,竟然一年比一年更加清晰。
依稀記得,是姊姊招贅的時候,啊……恰好是那晚發生的事。為了慶祝她結婚,許多藝伎來到我們家獻唱助興,我記得有一位長得很漂亮的藝伎小姐還為我縫補日式禮服上的綻線,父親還跟其中一位站在走廊陰暗處、身材高大的藝伎玩相撲,兩人在那邊較勁,也是同一天晚上的事。隔年,父親就去世了,如今一進門就可以看見父親的遺像,掛在我們家客廳的牆上。每次看到父親的照片,總是回想起那天晚上比賽相撲的畫面。我父親,絕不是那種會欺負弱小的男人,那晚的相撲,肯定是藝伎做了什麼太過分的事,父親才會以此懲罰對方。
仔細地思前想後,我確定見到幽靈就是在那晚發生的事,這點絕不會錯。實在很抱歉,不知為何,我當時所見,宛如投射在青色蚊帳表面的幻燈似的……啊,文章前面已經說過了。總而言之,像是這樣的感覺,反正不管怎樣形容,也無法讓你感到滿意。單純把它想成是夢中故事吧……也不對,那晚說著「哀蚊」的故事給我聽的時候,我只記得婆婆的眼睛,以及之後的……幽靈……而已。光憑這點,你或許認為我所說的無非是一場夢吧。說它是夢,卻又不是那麼回事,婆婆的眼睛以及之後發生的事,無比真實地浮現在我的眼前,絕非夢境……
確實如此。我從未見過像我的婆婆如此貌美的熟齡女性。儘管去年夏天她已離開人世,若說到她臨死前的容顏……那簡直是美到極點。在她蒼白的雙頰,連夏日的樹影也映照其上。明明是個美人,卻與婚姻無緣,一生未曾染黑齒,孤獨終老。
「以我這萬年待嫁之身為餌,要釣出家財萬貫的金龜婿也無不可。」
婆婆生前經常以這種純熟老練的聲調唱著富本節古曲裡的台詞,想來這台詞之中也頗有弦外之音吧。然而,還年幼的我根本沒把它當作一回事。在成長的過程中見識了太多太多成人世界爾虞我詐的我,比起去聽聞別人如何看透陰謀詭計,不如自行想像家財萬貫的大宅門為何總是腥風血雨,更樂在其中。除此之外,我現在也熱衷於研究故事中的幽靈,為何非得以曖昧不明的姿態現身,而樂在其中。我之所以會寫這篇故事,說穿了也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寫。婆婆的故事被我寫得如此平淡了無生趣,要是她地下有知,我想她肯定會很難過吧。我想說的是,婆婆其實是一個相當任性而為的人──曾有一次,她把一件黑色縮棉布附有紋樣的羽織扔掉,由此可知,她任性的程度。把老師傅叫到她的房間,學習起富本節的唱詞也是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而我呢,自懂事以來,從早到晚陶醉在婆婆如泣如訴唱的老松或淺間的哀傷曲調中,因而被眾人嘲笑為「隱居者」,連婆婆聽到這個稱號也不禁嫣然一笑。
不管怎樣,我從小就喜歡親近這位婆婆,一離開奶媽就立刻投入婆婆的懷抱。主要是因為我母親生病,身體很虛弱,不太能照顧孩子。由於我的父親和母親並非婆婆的親生孩子,所以婆婆也很少到母親住處拜訪,她一天到晚都待在主屋外的另一個房間裡,而我也跟在婆婆的身旁,有時候三、四天不曾見到我母親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婆婆就像親姊姊一樣疼愛我,每晚都會念草雙紙給我聽。其中,當我聽到賣菜阿七的故事……那時的感動,到現在依然足堪回味,以及婆婆戲稱我是故事裡的「吉三」那份喜悅仍躍然於心。
在檯燈黃色的燈火下意興闌珊地讀著草雙紙的婆婆,美麗的雙足交疊出優雅的姿態。此情此景,至今我仍記憶猶新。尤其是那個夜晚,婆婆在我睡前說的故事──「哀蚊」,說也奇怪,我始終無法忘卻。如此說來,的確是那年秋天發生的事。
「到秋天還倖存的蚊子稱作哀蚊,那是不需要再點蚊香了,因為實在很可憐。」
啊,那一字一句牢牢地印在我的記憶中。婆婆一邊睡一邊用輕柔和緩的語調說故事給我聽……婆婆抱著我入睡的時候,每次都會把我的雙腳夾在她的大腿之間為我取暖。有時在寒冷的夜晚,婆婆會脫掉我的睡衣,自己也全裸、露出白皙透亮的肌膚……就這樣抱著我睡覺,給予我溫暖。婆婆就是如此疼愛我。
「總覺得,哀蚊就像我。好虛幻……」
她仰頭一邊說,一邊仔細看著我的臉,此生再也找不到如此美麗的雙眸。主屋那邊的熱鬧婚禮,已然安靜下來……應該是接近半夜了吧!秋風呼呼吹著,屋簷下的風鈴每回輕輕響起時,也會勾起一些回憶。
哀蚊……
不,哀蚊並不是婆婆,哀蚊不存在吧,哀蚊不存在吧,可是我卻聽見微弱而悲哀的聲響,你不也聽見了嗎?
就在這天晚上,我看見了幽靈……
(本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詳閱全書)
作者简介 太宰治
本名津島修治,出生於青森縣北津輕郡金木町的知名仕紳之家,其父為貴族院議員。
1930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法文科就讀,師從井伏鱒二,卻因傾心左翼運動而怠惰學業,終致遭革除學籍。1933年開始用太宰治為筆名寫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選第一屆芥川賞決選名單。並於1939年以《女生徒》獲第四屆北村透谷獎。但始終與他最想贏得的芥川賞無緣。
太宰治出生豪門,卻從未享受到來自財富或權勢的種種好處,一生立志文學,曾參加左翼運動,又酗酒、殉情,終其一生處於希望與悔恨的矛盾之中。在他短暫的三十九年生命中,創作三十多部小說,包括《晚年》、《二十世紀旗手》、《維榮的妻子》、《斜陽》、《人間失格》等。曾五次自殺,最後於1948年和仰慕他的女讀者於東京三鷹玉川上水投河自盡,結束其人生苦旅。
譯者
銀色快手
詩人,文學評論家,患有旅行上癮症,養了九隻貓。
著有詩集《羊宇宙的沉默》、《古事記》。
致力於日本文學與文化譯介,譯有芥川龍之介《地獄變》等作品。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暂无购买信息!
|
|
|
相似商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