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格桑·卡纳法尼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战斗精神和艺术创新,在阿拉伯文学领域独树一帜。他往往将写实与寓意、具体与象征结合起来,从而促使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和事业进行思索。他的作品大多悲怆沉郁。1972年7月8日被暗杀,成了巴勒斯坦乃至阿拉伯文学史上把文学与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直至献身的一个范例。小说基本采用叙述手法写作。由于描述真实、情节感人,小说被介绍到许多国家,还被改编成戏剧,在阿拉伯国家和欧洲一些城市上演。 内容提要
《阳光下的人们》描写三个不同年纪的巴勒斯坦人,各自由于生活所迫,幻想越过渺无人烟的沙漠到所谓黄金之国科威特。由于没有护照,不得不在烈日似火的八月天藏在一辆盛水车的空铁罐内偷越边界。由于时间过长,三人全被闷死。小说通过写实与寓意指出巴勒斯坦人消极逃避苦难是行不通的。结尾,作者通过司机之口发出如下问语:“为什么你们不敲打铁罐壁?为什么你们不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是冲击沉闷现实的呐喊,是对革命的召唤。 中篇小说《重返海法》,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为背景,叙述一对夫妇到巴勒斯坦被占区寻找从小丢失的儿子,却发现儿子对亲人和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充满敌意,无法相认和团聚,表现了巴勒斯坦两代人的悲剧。小说还揭示:对于千万万巴勒斯坦人来说,究竟什么是祖国?是已经失去的留在记忆中的东西呢?还是为新的事业的斗争?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格桑·卡纳法尼,巴勒斯坦著名作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36生于巴勒斯坦加沙市。1956 年他到科威特教书谋生,同时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他的早期小说《被偷去的衬衫》,获科威特短篇小说征文一等奖。1963年,他写出了巴勒斯坦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阳光下的人们》。1972年7月8日被暗杀,成了巴勒斯坦、以至阿拉伯文学史上把文学与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直至献身的一个范例。格桑·卡纳法尼也曾来中国访问,写过关于中国的游记,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 译者简介 郅溥浩,笔名亚尼、沙联。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先后在大马士革大学、开罗大学进修。曾任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东方文学室主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突尼斯“全国翻译、研究、文献整理学会”会员,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著有《解读天方文学》《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论》等,译著有《阿拉伯文学史》《梅达格胡同》《阳光下的人们》《一千零一夜》等。 目录
写阳光下的人们/ 001 艾布·盖斯/ 003 埃斯阿德/ 013 玛尔汪/ 021 交?易/ 031 路?途/ 039 太阳和阴影/ 051 坟?墓/ 061 重返海法/ 065 一/ 067 二/ 075 三/ 083 四/ 093 五/ 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