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研究八大山人笔墨的源头为基点,兼以考察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四僧”中的其他三人的题画诗、山人的笔墨造型、章法、意境等内容,主要着眼于八大山人笔墨的内在审美意蕴、书法与诗对笔墨审美的影响以及他的笔墨审美对当世绘画创作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
杨江波,山东平度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在站博士后,专业主攻方向为禅意文人画的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 目录
\t目 录 \t引言…………………………………………………………………………… 1 \t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t第二节 本文研究思路…………………………………………………… 3 \t一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3 \t二 文献资料的利用与方法选择……………………………………… 8 \t三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9 \t四 研究的创新点…………………………………………………… 10 \t第一章 八大山人笔墨的源流与其笔墨的艺术社会学分析…………… 11 \t第一节 笔墨概念的含义及八大山人笔墨的源流…………………… 11 \t一 文人画笔墨概念的确立及含义………………………………… 11 \t二 八大山人笔墨的源流与师承…………………………………… 19 \t第二节 八大山人笔墨的艺术社会学分析…………………………… 29 \t一 明末清初社会“天崩地坼”的政治环境……………………… 29 \t二 明末清初“三教合一”的群体文化环境……………………… 34 \t第二章 八大山人笔墨的美学意蕴及其美学特征……………………… 43 \t第一节 禅宗美学对八大山人笔墨的影响…………………………… 43 \t一 八大山人的禅学情结…………………………………………… 43 \t二 同时代的几位禅画僧人题画诗分析…………………………… 49 \t第二节 八大山人笔墨蕴含的感物美学分析………………………… 56 \t一 感物美学的理论嬗变…………………………………………… 56 \t二 感物美学在八大山人笔墨创作上的表现……………………… 60 \t第三节 八大山人笔墨诗魂书骨的美学特征………………………… 67 \t一 诗画相融………………………………………………………… 67 \t二 画至书为极则…………………………………………………… 76 \t第三章 八大山人笔墨表现形式与表现风格分析……………………… 82 \t第一节 八大山人笔墨表现形式……………………………………… 82 \t一 画以载道的笔墨题材表现……………………………………… 82 \t二 纯净酣畅的笔墨语言高度……………………………………… 87 \t三 简化夸张的笔墨意象造型……………………………………… 91 \t四 知白守黑的笔墨章法布局……………………………………… 96 \t第二节 清醇放逸的笔墨表现风格…………………………………… 99 \t一 清………………………………………………………………… 99 \t二 逸………………………………………………………………… 101 \t三 放逸与清逸……………………………………………………… 103 \t第四章 八大山人笔墨艺术对后世绘画创作的影响与研究意义……… 105 \t第一节 八大山人笔墨创作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105 \t一 反对陈陈相因而崇尚野逸的艺术创作精神…………………… 105 \t二 对近现代国画家创作影响的个案分析………………………… 108 \t第二节 研究八大山人笔墨的当代意义……………………………… 112 \t一 “创新”的误区………………………………………………… 112 \t二 文人画创作的要点…………………………………………… 124 \t结语………………………………………………………………………… 135 \t附录………………………………………………………………………… 141 \t一 八大山人与庄子对话录(自作散文诗)……………………… 141 \t二 附图与说明……………………………………………………… 146 \t参考文献…………………………………………………………………… 159 \t后记………………………………………………………………………… 169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