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共十八章,解说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作者将中国哲学分为“原理”及“原心”二者。认为整个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即是理之
一体的展开。中国哲学所的义理,历史地分为六者——即先秦之名理或魏晋之玄理、隋唐之空理、宋明之性理、清学之文理与事理,以及近代社会之“物理”。而从
心体出发,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可以展开为四种理性形态:知类知故的知识心、虚灵明觉心、德性心、知历史文化之统类之心。本书由此引出中国佛教之本体及程朱陆
王太极理气之异同。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是作者继对中西文化问题深入反省之后,对中国古典哲学的心性理论研究的成果。此书被看作中国哲学人性理论的发展史。其与徐复观的
《中国人性论史》堪称当代学术之双璧。全书以纵贯的方式,由性之原义和性论之起源一直叙述到清代儒学的心性论。在本书中唐先生以“性”之从心、从生,引出
人性的自然生命以及虚明能动二重性。再引出中国人性的消长与互动,显现其非常机智与深刻的哲学眼光。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的副标题为:中国哲学中之“道”之建立及其发展。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专论先秦哲学中之“道”。在对道之名义加以比较研究而取
儒家为中国人文之道的胜义。第二部分专论秦汉魏晋哲学中之“道”。自阴阳家之观念起而阐释了秦汉时的天道观与历史观,论及司马谈、班固、杨雄、王充、董仲
舒等。第三部分为处理隋唐佛学中的形而上之问题的专著,也是唐君毅研究佛学的最为重要的一本著作。本书作者见解卓然独立,同以往流行之中国哲学著作迥然而
异之处甚多,为治中西哲学者必读之经典名著。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是继中国哲学导论篇、原性篇和原道篇之后的续作,论述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全书涉及宋明理学的中间人物,如宋初的三先生(胡安
定、孙明复、石介),劭庸;中期的周濂溪、张横渠;二程、朱熹、陆象山、王阳明自然是论述的重中之重;罗近溪、王船山对儒学的拓展构成了本书后半部分内容
之主体。唐先生视野广阔,涉及了宋明儒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政治学说、方法论,与佛学和道学的纠葛,这些代表人物之间的思想进路和发展脉络等。
《人生三书》是唐君毅先生的重要代表著作,反映其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充分显示出唐先生对于真实人生中道德承当的高度关注。三书的宗旨均在肯定人生的 向上性,其所不同者:首篇《人生之体验》极富文学色彩,如作者自言,多为感兴而发,如暮春感怀;而《道德自我之建立》重于较细密之思考,偏于理论叙述,关 心的是讨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自我道德建设的价值;第三篇《人生之体验续篇》,虽然仍旧讨论的是人生与道德,但在情调上则迂郁沉重,如历深秋风雨,这是经历 人生忧患的缘故。
《哲学概论》堪称一部贯通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与印度哲学三大体系的哲学巨著,其思想内容之广泛,叙述方法之简明,括概思想之准确在当代哲学著作中有很高地 位。本书虽成书于上世纪中期,今天仍可以当之无愧地作为是最优秀的哲学作品之一。 全书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作者广泛观察思索已有的哲学思辩成果,而且在理论架构上都深刻体现出当代儒者的情怀和对现实人类社会的道德忧虑。从这个意义上看,本 书也是一部求知与做人的指南。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为唐君毅晚年所著,是作者毕生学术的总结。原书于1977年出版。本书的纲目概言为“一心通三界九境”。一心指 “有生命能存在之心灵”;通者,感通,包括感觉认知直至生命体验在内的内容;三界者,可通情意,可涉体用,亦可为心灵活动;九境,指三种观法分别对待体用 三者,三三得九,故有九种境界。全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生体验和道德反省,另一则是熔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于一炉,最终归于心灵和生命的超越。从本书 可以深刻了解这位思想深邃、情挚意笃的当代儒者。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完成于1958年。从1945年到1957年,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思考和写作本书。全书共十章:首章是导论性质,讲文化活动的意 义,文化活动的精神性特质;第二章叙述人类创造文化的自主独立的精神性原理;第三章讨论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第四章探讨政治文化并涉及权力意志等;第 五章谈哲学之道德基础;第六章讲座文学、艺术的来源及文化价值;第七章论述宗教;第八章论道德;第九章讨论体育、军事、法律、教育这四种文化活动。本书的 宗旨在于显示:道德理性之普遍充满于人文世界,人文精神的伦理性质则只有藉人之文化活动而显示其超越性、主宰性、普遍性与必然性,以及人类精神本质上所有 的生生不息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