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编辑推荐
作者以“机器人”为叙事主体,打造了一整个机器人的“乌托邦”。作品想象丰富、语言风趣,以碎片式短故事观照现实,引人共鸣。当机器人作为独立的文明主体出现时,以它们的思维系统来观察人类生活,会有何不同?作品中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现实的反思,跳脱“人”以及“人类社会”的范畴,达到哲学层面的思考,为当代青年科幻文学中的佳作。
内容简介
小说集《巴比伦铁塔》由10个机器人题材中短篇小说组成,10个短篇小说相互独立,但又因为都是机器人题材,且都是对机器人俱乐部的书写,所以又相互关联。《机器人俱乐部》是关于俱乐部内部的构造,通过家庭、局部的书写,表达现实中的荒诞。《Z》写的是报废机器人的故事,由于无法再对俱乐部做出贡献,无数个机器人被烙上了Z的字母,遣送至韦斯特兰,在机器人生涯的末端依旧心存希望。《死在南方》和《北方来客》是姐妹篇,分别讲述南越王赵佗以及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南方的故事。《谋杀机器人》是机器人俱乐部在太阳系的扩张运动。《机器人学》是对机器人形态进行具象勾勒。《巴比伦铁塔》则是战争过后机器人的狼狈下场。《驶向世界尽头》是机器人俱乐部内部的权力斗争。《散裂现实》是通过中子撞击,来观察世界,是中子撞击原理的探索,同时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本质的思考。《在卡维雅蒂》是关于无意义的探索。
作者简介
梁宝星,199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发表于《上海文学》《芙蓉》《长江文艺》《大家》《江南》等刊物,曾获有为文学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欧阳山文学奖,另有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海外文摘》等选载,已出版小说集《海边的西西弗》《塞班岛往事》。
媒体评论
机器人是“机器”还是“ 人”,这是个“后人类”意义上的哲学问题、伦理难题,如何界定将影响有史以来的“人”的定义。但梁宝星这些小说不在乎这个问题,或者说,他的故事设置超越了这个伦理麻烦。
——唐诗人
《巴比伦铁塔》一改科幻文学之“庸俗乌托邦主义”的叙事套路,将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幽灵化世界”变成一种在联觉中仿佛正在发生的现在进行时。不仅是近年来科幻文学写作领域的佳作,也是当代小说创作中寓意丰满、哲理充盈的反思现实的经典作品。
——周志强
在线试读
机器人俱乐部
机器人简史
诞生
2444年,妈妈生下了我,一个机器人。我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妈妈也没有告诉我,她只说我是第二批计划生产的机器人,名为周武,性别为男,是机器人俱乐部的产物。
除我以外妈妈还有两个孩子,两个漂亮的女孩,她们分别是第一批和第三批计划生产的时候,妈妈为了完成俱乐部指标生下来的,姐姐名为周茉,妹妹名为周姒。妈妈说,三个孩子她都喜欢,最喜欢的是姐姐周茉,她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也更了解对方。第二喜欢的就是我了,我让她看到了希望。相对而言妹妹因为年纪更小,会让妈妈感到疲惫,但妈妈能从妹妹身上看见曙光。
“机器人是不是都不需要爸爸?”我问妈妈。妈妈说:“也不一定非得给自己安排一个爸爸。”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盘子里盛满了电线、电池、金属块,妈妈默默地把这些塞进口中,咀嚼,吞咽,然后哐当一声就把我给生下来了。
我也每天咀嚼、吞咽这些金属材料,但我排出来的是金属残渣。
妈妈让我多吃金属块,早日成为一个健壮的机器人,成为一个健壮的、优秀的机器人就可以到俱乐部机构中去工作,那是所有机器人梦寐以求的地方。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吃金属块是为了锻炼一副健壮的身体,妈妈却可以生机器人?”
妈妈捂着嘴巴笑着说:“相信命运。”我依旧感到困惑,这房子里,妈妈、姐姐和妹妹都是女性,作为男性的我往后将会成为什么呢?我对自己的性别设定感到不公平,到底是谁给予了我的性别,让我成为一个残缺不全的机器人?
大海
房子的不远处是蓝色的海,那片海在我诞生之前就在那里荡漾,它会一直在那个地方,不管我出走还是归来。我每天拉着周姒坐在窗前观望蔚蓝的海,但我们从来没有触碰过海水,妈妈说海水危险,可以让我们顷刻瘫痪。我不理解瘫痪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就是变成一堆废铁。想到我们每天排泄出来的金属残渣,我和周姒放弃了前往沙滩拥抱海水的幻想。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暂无购买信息!
|
|
|
相似商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