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乡村光棍王能好,四十五岁时突发奇想,去外地打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先去上海建筑工地,只待了二十几多天,因家庭变故回到老家。七天后,他又去北京打工。小说主要写了,王能好在老家的七天生活日常。借此描绘出山东农村当下的生活图景。
一篇魏思孝亲笔所写《墓志铭》,道尽其情其景其人生:
王能好,山东淄博人,生于1969年,卒于2019年,享年五十。他自幼多话,学历高小。他种过地,打过工,会盖房,干过装修,能熟练使用各类农具,不擅用与电有关的器械。他性格散漫,爱自由,不愿受人管束,三十岁前跟着建筑队四处盖房,三十岁后在劳务市场打零工。他不抽烟,喜喝酒,酒后性情乖张,爱骂人。他能吃苦,不怕受累,为人节俭,不爱花钱,靠双手和汗水,死后留下三十余万存款。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一生为家里盖了两处新房,让两个弟弟成家,自住偏房一间。他话多讨嫌,成年后相亲多次,命无姻缘。王能好死于非命,没有遗言,只留亲人无限感慨。
作者简介
魏思孝,1986年生于山东淄博,出版有《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等多部作品,近年完成“乡村三部曲”——《余事勿取》《都是人民群众》《王能好》。
目录
前言
一 返乡
▲周东山(1996-)
二 下葬
▲陈玉香(1976-)
三 遗产
▲罗宇(1980-2006)
四 出工
▲吕长义(1969-)
五 卖狗
▲徐达(1975-)
六 帮忙
▲王传利(1971-)
七 离乡
▲牛慧(1984-)
结局
精彩书摘
罗元的亲戚中有个政府部门的处级干部,周母不懂这些,隐约从儿子那得知,如今罗元和他的培训机构,也多依附于她小姨是某幼儿园的园长。这也解释了,为何儿子大学毕业后,放弃在省会济南当医生的机会,跟随罗元回到老家淄博。当初对儿子的埋怨成了如今儿子的深谋远虑,是否如儿子口中所说的爱情,也没那么重要,可能也有。只要罗家能接纳儿子,让他少奋斗几年,有个好的前程,她放低姿态也没什么关系,何况自己本身就是在地里刨食的。周母已经计划好出现在未来亲家的面前,去迎合,去恭送。白天,周母爬梯子上屋顶,寒风中,站在屋檐上,看着村里空旷的胡同。偶有村里的党员带着入党积极分子,驾驶着电动三轮车穿过胡同,举着消毒枪,一阵轰轰声,留下白色的烟雾。周母捂住嘴,转过身,看到东侧邻居家的屋顶——搭建的葡萄架下几盆花早已枯萎,自从老陈去年查出胰腺癌,就再没人爬上屋顶打理这些花草。疫情后,经济停转,空气比往常好了些许。她抬头看着天空,蓝天白云,闭着眼睛,设想远方儿子的疫情生活。
周母从儿子的口中得知,他和罗元住在一起,罗父间隔几天送来吃的用的,蔬菜,肉,应有尽有。除了缺乏运动有了小肚腩,没有其他困扰。未来亲家对儿子如此关心,周母有些动容,下定决心,要把多年积蓄拿出来,彩礼多给一些。几次她想和罗元说话,都被儿子以各种理由拒绝。似乎罗元不是在洗澡就是在睡觉,时机总是不到位,这就是年轻人的疫情封闭生活吧。
挂完电话,周东山走进厨房,拆开罗父早上搬来的一箱方便面,烧热水,放进锅里。冰箱里还有三个鸡蛋。他昨晚和罗元说,让她爸带点鸡蛋过来,是她没说,还是说了也没用。他希望是前者。闭上眼,他脑海中又浮现罗父早上送东西来时的眼神。他戴着一次性蓝色医用口罩,表情没看清,但不妨碍传达他鄙夷的眼神。罗父扔下方便面,在房间里环视,讨论了下疫情的走向。这样下去,培训是干不下去了,问他有什么打算?周东山说,疫情过去就好了,元元喜欢培训。罗父说,当初我就说,还是要考公务员,在体制内,这样有保障,你说你俩,干这个培训班。年轻人不走点弯路,总觉得长辈的话是在误导你们。周东山沏茶,罗父指着自己的口罩说,小周,考虑下以后吧,新闻上说人类的生活就要被这次疫情改变了,何况是我们呢。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暂无购买信息!
|
|
|
相似商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