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首部音乐哲学随笔
本书是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张昊辰作为一位“90后”钢琴演奏家,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与诸多国际著名乐团合作,是享誉世界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同时,他“好读书,善思考”,在本书中,他记录了自己二十多年来与古典音乐为伴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当代艺术家诚挚而深邃的精神世界。
★ 发现古典音乐背后的文化脉络,探讨音乐与人的关系
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关于古典音乐的诸多命题,包括古典音乐在历史和社会变迁中具有的角色和地位,音乐和艺术审美的变迁及其背后的哲学意涵,以及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舒伯特等重要作曲家在音乐史上留下的深远影响,还有个人在艺术与科技交织发展的时代中对新趋势的思考……所有这些问题,都关乎音乐与人的关系,作者作为古典音乐的“信徒”也是“使者”,想要为我们呈现的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思考,极度个人化又努力接近核心,引人深思。
★ 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艺术家陈丹青、乐评家焦元溥推荐
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称,本书中张昊辰“个人独到之见解,同时代中难有人可与之比肩”。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则称,“一位90后天才钢琴家,能在演奏之外写下这样的思考、领悟、见解,令我惊异”。乐评家焦元溥指出,张昊辰所获得的成就,“舞台上的恢宏背后,更深厚的土壤还在演奏之外”。本书得到音乐、艺术领域专业人士的推荐和认可,为大众读者提供了一个走进古典音乐的窗口。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精彩书评
《演奏之外》是“他与音乐,或音乐与他”的启示、感悟与论道。我断言,其中尽显他个人独到之见解,同时代中难有人可与之比肩!这位“好读书,善思考”的钢琴家脑中连绵不尽、挥之不去的思索和论断,在漫长的岁月中伴他辗转反侧于那些不眠之夜,并成就了此书。
——但昭义
昊辰是当今乐坛最出色的青年音乐家之一。舞台上的恢宏背后,更深厚的土壤还在演奏之外。这本书展现的正是他多年来对音乐、对艺术、对哲学的思考,时有洞见,与台上的张昊辰相得益彰。
——焦元溥
一位90后天才钢琴家,能在演奏之外写下这样的思考、领悟、见解,令我惊异。
——陈丹青
目录
肉体与雪
聆听的三种空间
历史与回归
康德的矛盾
看不见的博物馆
叙事的神话
失落的真相
个人与历史
言说背后
异乡的世界
肖邦与钢琴
维也纳的孩子
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
就此一别
访谈
天生喜欢复杂感
模仿与刻意
音乐之外
流行与批判
精彩书摘
肖邦与钢琴
年幼学琴,脑中没有“人物”。初学那些年,全然不知作曲家的相貌。后来母亲买了一本《钢琴艺术博览》,悉数介绍史上名家的生平大作,并附上他们的漫画像——当然,那都是“前影像时代”的事了。但我已如获珍宝:哟,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肖邦啊。
15岁赴美后,正式学习“西方音乐史”。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必修课上,翻开厚厚的书页,还是那些人,但配上了“严肃”的油画图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几乎只见史实,进入巴洛克,“人”才渐而凸显。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篇幅均等,唯贝多芬稍长。至浪漫一代,肖像骤然密集: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德沃夏克……
我随即发现,这之中,肖邦所占的篇幅最短——甚至过短——仅仅简述了他作为“钢琴作曲家”的“特殊身份”。课后诧异之余,与同为钢琴专业的好友交换意见,他也大为不解。
这不解、这诧异,好不难说。自年幼起,无数钢琴学童就是凭借肖邦,渐渐塑成他们心中“钢琴家”的主体形象:孤独、诗性、忧郁……汗水、表扬、训斥、掌声;在无数成败无数苦乐的时光里,波兰人的名字深深刻入每一个琴童的心里。心理记忆、肉体记忆,共同凝结为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对于任何日后成人的钢琴家,无论喜厌,肖邦始终占据着无法撼动的位置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
|
|
相似商品 |
|
|
|